【專業文章】為什麼多數人的入門產業會選擇FMCG產業? 讓行銷系的學生告訴你


什麼是FMCG產業?

    FMCG是「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縮寫,也就是「快速消費產品」,為平時常見的日常用品,銷售速度較快、價格相對較低,像是不想出門在家就方便煮的一度贊泡麵、運動完來一杯透心涼的泰山飲料、洗完頭髮保養用的潘婷護髮乳、適合冬天臉部乾燥的妮維雅乳液等,這些消費者平常會使用到的民生用品,都是FMCG產業的產品。

FMCG產業與其他產業有何主要特徵?

    過年常會聽到在家中的親戚或實習中的學長姐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經驗,其中在FMCG工作的前輩,不外乎最常聽到的都是「競爭大、壓力高、工時長」,會有這些感想主要因為FMCG產業有以下四大特徵:

1.產品生命週期短:

    當你今天買了包洋芋片,每天固定吃個2口,用個幾天後就會消耗完畢,需要再去補貨。衛生紙只有100抽,需要的時候抽個幾張,大概一個月左右就用完了。

2.產品差異性不高:

    平常閒暇之餘走進附近的超市或超商,你只想買根牙膏回家,你在挑選牙膏的時候並不會知道說黑人、白人、牙周適、高露潔的牙膏差在哪裡,你就只需要買根牙膏回家用。

3.市場通路多且廣泛:

    你可以能在任何管道上找到這些產品,例如全聯、家樂福、便利商店、寶雅、社區超市等,都可以找到這些產品的蹤跡。而近幾年來電商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可以更加方便的在線上購物,然後在家中等待商品送來。

4.品牌忠誠度不高:

    當你選定要購買的商品後,通常不會是因為在品牌忠誠下而選擇這款商品,通常都是因為這項商品的CP值很高或是質感很好。例如最後選了五月花的衛生紙,但卻不是因為那個品牌很知名才買的,而是因為他現在在特價。

    因為有種種以上特徵,FMCG產業的步調非常快且淘汰率高,一下錯決策就會讓企業損失重大,也因此競爭十分激烈,公司施加的壓力會較高,使得職員普遍工作時間較長。


為什麼大家都想進這個產業?

    儘管上述所提到的種種足以嚇退新鮮人的職場元素,每年還是有上千人想擠進寶僑或聯合利華等的大公司,經過層層關卡面試,錄取人數是屈指可數。這項高門檻且高競爭力的產業還是使得許多人搶著進入這小窄門,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能夠快速提升自我商業水平

    FMCG產業的特性,可以得知這個市場環境的變化速度是很快的,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觀察力,才能跟上環境變化的速度,並且行銷這些FMCG產品,十分仰賴策略的使用,無論是行銷策略、通路策略,甚至是消費者行為,都是進入這個產業時必備的知識,若能靈活運用,也有助於培養全面性的商業思維。

2.能建立自身的自信心

    這些FMCG產業基本上都是大品牌,像是寶僑、統一、奇美食品、花王、義美食品、可口可樂等,只在這些大企業裡面工作,都會在無形中產生出自我認同,即使過年時被親戚問說:「你現在在哪工作呀,年薪多少?」也可以十分有自信的說:「我現在在可口可樂公司上班。」

3.未來職涯發展

    FMCG產業有很多都是跨國公司,有很高機會被外派到其他國家出差。FMCG也著重人才的培育,有的FMCG公司會讓新人在培育的階段時就讓他們在世界各地工作,培養管理跨國品牌和國際行銷的能力。

    大多數人選擇這項工作目的都是為了練練基本功,憑藉高壓力環境迫使自己成長,這些經驗也是未來履歷上的吸睛要點,如果適應這項產業也可以繼續留下來精進自己的能力,往更高的路前進。


行銷系學生的看法:

        FMCG雖然是個變化速度快,競爭性高的產業,但在這環境裡面工作卻可以大幅度的磨練自己,除了可以加強商業水準外,還能訓練自己的眼光,眼光這種東西是訓練不出來的,一定要透過很多很多的案例和實作,就能在無形之中培養出一種直覺,這種直覺會幫助你在第一時間找出一項策略的缺陷。

        並且FMCG產業的商品大致上都隸屬於民生用品的範圍,這種民生用品的優勢就是不會被景氣所影響,例如2020爆發的COVID-19,導致各種產業的股票下跌,民眾也不太敢出門逛街了,但是超商和超市們的業績卻是往上提升,因為民生用品是最貼近日常民眾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進入FMCG產業後基本上可以不用擔心因為景氣被裁員的問題,但還是要時時刻刻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總的來說FMCG產業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最重要的仍然是自己的心意,心中不喜歡這個產業,即是這個產業薪水在高都沒意義。要如何在工作之中得到成就感,並且將這股成就感化作提升自己的動機,讓自己更進步,是個用來衡量自己是不是適合待在這個產業中很好的標竿。


    想要看更多行銷方面的知識嗎?歡迎訂閱高科大行銷系友會部落格,我們會在部落格放上更多的行銷相關文章,還有系友會的各種活動資訊,歡迎多多瀏覽分享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