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文章】行銷4P已經過時了?快來搞懂新的行銷7P吧!

有時聽到行銷7P時,是否會困惑,行銷不是4P嗎?多出來的3P是什麼呢?

       現代社會中,消費者更注重在他們的購買體驗上,服務人員夠不夠親切?購買的環境是否滿意?體驗如何?因此舊有課本上的行銷理論也需要與時俱進,必須加以改善或變通,才能在新環境下再次達到行銷效果。

        之前我們介紹的4P文章,主要是以產品為中心,產品夠不夠好?要擺在甚麼地點?要賣多少錢?該怎麼替產品宣傳?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持續的發展下,現在的消費者不像以前大多是會在實體商店中購物,現在可以輕易的透過網路在線上買到想要的商品,直接送到家裡,也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漸漸地受到了影響,舊的行銷理論可能已經無法適用於目前的消費者身上。

從以前的行銷4P理論,進化為現在的行銷7P理論,至於是多了哪3個P的出現,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還沒看過我們的4P文章嗎?點這裡!


        除了原有的Product(產品)、Place(地點)、Price(價格)、Promotion(促銷/宣傳)外,行銷7P理論新增了:People/Participants(參與人員)、Process(過程)、Physical Evidence(有型的展示)

People/Participants(參與人員)

        所謂的people是指在企業中的所有人員,這些人員通常是服務的傳遞者,他們可以透過服務來影響消費者對公司的喜好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代表著一家企業的形象,所以公司必須要注重在人員的訓練上,來維持好的服務和一致性。

Process(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在購物中的體驗。消費者在獲得產品或服務的時候,通常會遇到一些購物上的問題,像是排隊排太久、服務人員態度不佳或產品本身品質不佳,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物心情,因此行銷人員必續透過觀察這些問題,並訂製出服務過程的規範化,才能帶給消費者最佳的購物體驗

Physical Evidence(有形的展示)

        在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時,除了產品以外所可以感覺到的東西。像是消費環境的桌椅擺設、色調、燈光、服務等等、都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心理及判斷。
美國服務行銷專家Shotstack指出,顧客看不見服務,但能看見服務環境、服務工具、服務設施、服務人員、服務資訊資料、服務價目表、服務中的其他顧客等有形物,這些有形物就是顧客了解無形服務的有形線索。

        看完以上我們的介紹有對於行銷7P有更多的了解嗎?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消費者的喜好隨時都有可能變化,但消費者所獲得的體驗是長期且深刻的,所以當你在顧客消費前、中、後都讓消費者有良好的體驗,才能使你的顧客多購買你的產品,達到行銷的目的!! 

        想要看更多行銷方面的知識嗎?歡迎訂閱高科大行銷系友會部落格,我們會在部落格放上更多的行銷相關文章,還有系友會的各種活動資訊,歡迎多多瀏覽分享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