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百貨為何與唐吉訶德比較? 讀者們看到這標題一定很好奇為什麼要拿小北百貨跟唐吉訶德相比,一間是在地深耕20幾年的百貨商店,一間是今年初才從日本進駐台灣市場,超人氣的百貨賣場,兩者均是銷售日常生活用品為主。 而在開幕當天,許多民眾因為無法出國所以想探探這日本的風情,導致平均每人進去門市裡需要排隊5個小時才可以。而根據網路論壇批踢踢(PTT)裡的文章指出,同樣的小北百貨卻沒有如此爆紅,小北百貨輸在哪裡?引起網友間熱烈討論,雙方各持意見,但小北百貨真的比不過唐吉訶德嗎? ▲網友激烈討論之示意圖。(圖/翻攝自網路論壇批踢踢) 比較兩者異同點 兩者均營業24小時,半夜臨時需要什麼都應有盡有。也都是銷售日常生活用品為主,滿足一次購足的需求,價格也都提倡比母國的一般商店還要便宜許多,商品時常特價。小北百貨店面坪數只有200坪且只有一樓服務,而在西門的唐吉訶德店鋪總面積達 1,615 坪且提供三層樓服務。 小北百貨相較於唐吉訶德,商品偏向在地化,拜拜時用的蠟燭寶座、上課的水彩用具、發電機的銅線、烤肉的空心磚……,實用的日常用品一應俱全,而唐吉訶德也不遑多讓,有著從日本直送的生鮮蔬果,讓網友們討論到底該買熊本的葡萄還是麝香草莓,現做熟食區有道地的廣島燒、蘋果糖葫蘆,還有賣化妝保養用品、cosplay衣服、健身用具、意想不到的情趣用品等,更像是全聯+全家+光南的綜合體,相對來說唐吉訶德的台灣首店是更具話題性且豐富。 ▲台灣唐吉訶德實體探勘照片。(圖/攝自編輯朋友) 然而距離開幕一個月後,有網友稱經過時排隊人潮無想像得多,曾經繞到外面需要再排一圈的萬人空巷不再,且經友人實地考察後,發現平日時段不用排隊就可以直接進去,開幕盛況不再復見,為何人流會如此差異呢? 推斷有以下原因造成退燒的情況: 1. 商品重複性過高 同一種商品在同個樓層放置過多且放置太雜,不符合台灣既有超市的擺設方式,消費者一時間無法適應,導致「我要的商品好難拿」的情況。 ▲唐吉訶德內部擺設照片。(圖/翻攝自唐吉訶德台灣臉書社團) 2. 通路不具獨特性 現在網路電商發達,網路上賣得東西比實體店面是多更多,不需要特地去唐吉訶德買,且台灣街頭上已存在許多專賣日韓化妝品零食的商店,小三美日、松貝零食批發等,缺乏獨特性。